最近,有很多同学来问我,怎么开始接下来要学习的课程,因为还没开课,能不能我给讲讲,怎么更高效、更有效的学习。
在毕业即将来临之际,班班倾囊相赠,有报名和没报名后续课程的同学,分别如何继续以后的理财投资之路。报了课程的同学平时死忙或者怕学不会的同学,分别如何更有效的学习等等。
据我带过这么多期以来的总结,大概可以把所有的同学分成两大类,分别是新兴中产、大众小白。
新兴中产的同学,自学能力比较强,在专业性和效率上会有一定的优势。
大众小白的同学,相对自学能力弱一些,但是目的性会强一点,行动力会不错。
大家可以对号入座,我接下来将分别说说,如何更好的学习。
我先说还没报名课程的同学,这部分同学有的是确定家里条件比较不好,虽然说几百块一千多块在大城市里也就是一顿饭,一次KTV的钱,但是在很多小城市里,是确实很多同学缺这几百块一千多块的。
这是一类同学。
我说一下我的看法,我们小白营讲的思维,希望用起来,我昨天才听到一个痛心疾首的真事,真的感觉她快要没救了……
她在外面辛辛苦苦的赚钱,平时省吃俭用,省下一点钱,然后都寄回家,想问我下星期再报名课,行不行?
听到这里,我的印象中,这样对家庭很有责任心,很不错哇!
然后她补了一句,家里快装修完了,也就差这一点钱了。我开始觉得有点不对……不会是又一个樊胜美吧?
然后她继续说,她老家的这个房子是拆掉原来的二楼,重新盖起来的,现在就差一点装修了。
我说,这么多年,你就赚钱,盖房,对不对?
她说,对的,老家人都这样呀,谁家不盖房会被笑话的。
然后我问她,你觉得你现在做的这个工厂的工作,能做多久?
她说,不知道呀,到时再说了。
换做1年前的我,不会这么大惊小怪,因为我们老家也是这样。但是现在,我发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了,过早透支自己的鹅!为了面子,把自己的第一个馒头花了。
穷人花第一个救命的馒头,富人花钱生钱的第八个馒头!
我不禁想起我叔叔,和他一起同时打拼的工友们的对比。我叔叔当时就是每赚一次钱就回来砖墙砌一些上来。而同时他的工友,钱存着。等我叔叔把老家三层楼盖好了之后,确实,收获到很多的赞扬,备有面子。而同时他的工友,把存下来的钱,全部投到工程里,去接了一个大工程的垫款,从而一发不收拾,一次接的工程比一次大。
现在的差别就是,我叔叔每过两三年要回家给老房子补一下这里补一下那里,而他的工友是,每隔两三年,继续投入新的工程买入资产,就这样不断积累资产。
虽然又在说老话,但是这个思维,真心希望能get到,不要恶性循环下去。
第一个馒头是救命用的!要花等有了钱生钱的第八个馒头,到时爱怎么花都有。
省吃俭用不是我们的目的。暂时克服短暂的不舒适,为了以后长久的舒适
所以,这是我要对同学们说的,虽然你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继续在投资这条路上继续下去,但也请不要再回到以前的生活状态里。
那还有的朋友是因为说最近工作忙,或者其它事情在忙,实在没时间学习以后的课程。
我的建议是认真去思考一下,什么是真正重要的,影响一生的事情。
好,上面是给因为种种原因还未能进入投资的领域,随大家一起学习的同学的建议。
好,继续说回参加学习的同学,我大致分成这四类同学:
第一、接受能力比较不好,怕跟不上的,但是时间很充足;
第二、自学能力强,同时时间也充足;
第三、自学能力强,但是没什么时间,精力有限;
第四、怕跟不上学不会,同时又没时间。
保险课因为是随时激活随时学习,所以不会存在怕时间不够的问题,只要自己有空就听一下,最好做一下笔记,印象会深一点。
然后到了要配置保险的时候,就去对照哪个保险,一条一条过。
基金课也很简单,但因为是训练营模式,所以我跟股票课一起讲。
基金和股票学习模式分别是,app上推送的课程是音频+PPT的形式,其实就像视频了,然后是微信群里的类似我们现在这样的方式。
跟不上的,但是时间充足的话,我的建议是听了app上的课之后,多泡在微信群里。
除了每晚8点班班的知识点分解和例子之外,多在小组里大家讨论,到时的小组会比现在热闹多了。
你们要想,能从小白营去学习的同学,主动性都会很高的,和小白营会完全不一样的。
也就是,怕学不会,但是时间充足的,我的建议是app音频课+微信群分享,多泡小组群跟大家讨论,多问多吸收。
并且,不要去看课外书了,这点切忌!
在你们投资系统还没概念的时候,看的书会让你学得歪掉。因为课程的设计是一环扣一环的,你每一个知识点不会,就问班班或学姐或班里的学霸,都会知道的。同时你也可以多看看别人的提问。
但是如果自己去查了课外书,会发现,天呀,更多不懂,然后更晕菜。
但是如果你把课程学完了,你再去看课外书,那是不一样的感觉的,因为有基础了,你在看的话,会成为一种补充了。
以前买过基金或股票的同学,对交易规则有一定的了解,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的同学,同时,时间充足,多把精力放在研究指标上面,指标的应用原理这些。
所以,我的建议是,app音频课+微信群晚分享,重心放在啃app音频课,把每个指标的讲解的原理给弄透。
然后如果还有时间,就除了班班说的例子去做看看外,也可以找其它家的公司做做看。做到能举一反三。
所以,对应的,如果对自己学习能自信的,但是时间比较少,我会建议直接啃app音频课,然后快毕业的时候,把微信群的汇总文件看几遍,结合着学习。
最后,大家总觉得自己学不会,同时精力又不够的。
我的建议是,app音频课看一遍,然后争取把班班的8点晚分享给看懂了就行,就是一天当中,不管你是哪个时间段有空,你就在那时候去爬楼看班班8点的分享。
一般都是讲一个知识点加上分享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,这样的方式。
如果这个知识点能听懂了,例子的方式你也大概能明白了,那就不怕,这样够了。
因为,app音频课的有效期是120天,所以一旦你在晚分享能听得差不多的情况下,就算以后毕业了,你还可以抽空听app音频课,结合着充分理解知识点。
120天,说实在的,就算抄都抄完了。
然后重点,要多抱大腿哈。比如班班,学姐,等等,抱上大腿,加上好友,以后自己在复习app音频课时还不懂的时候就可以问了。
因为课程要好,也要不断的适应大多数人,所以安排上会尽量考虑到大家的情况。你可以一天三个十分钟,搞定,哈哈。一天三个十分钟,这个时间应该都抽的出来吧?一日三餐大家吃饭都不止花这点时间,我当时学习的时候都是边吃饭边学习。
知识点也都是扳开了揉碎了再给大家的,会在14天里尽量让大家以最快速度最省时间的方式学会并开始投资的。
大概的学习精力的分配或建议,这样能大概清楚吗?如果清楚的话,我再接下去。
我接着先讲基金课的知识点,如何更好的吸收和使用起来。
基金总共分成四大类,分别是货币基金、债券基金、混合基金、股票基金。
我之前讲过,如果通过股债50:50分配法,但是这个只是例子,每个人的风险能力不一样,分配方法不一样,比例不一样,品种不一样,债权基金可以,货币基金一样可以,关键在于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。
所以,在学基金时,课程会清楚有条理的告诉大家,这个基金的特点,这个基金的选择方法,这个基金的投资方法,实际操作,这样的教学。
在这个之外,你们自己要做笔记,比如,货币基金,余额宝就是货币基金哦,估计还有同学不知道的。
比如,货币基金,那到时课程会详细的说明它是怎么来的,市面上有哪些产品,它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,如果我要投资是场内还是场外,如何选择这些,都会教。然后你们要记起来,从三个维度,风险、收益率、流动性。
把所有的基金,用这三个维度给打一个星星呀,排列呀之类的,这个在以后做资产配置,有大用。
作业就有一课让你们投资债券基金的,从哪个网站,点哪里,然后对比哪些指标,最后选择哪个,这些的。
也就是,你们在课程教的之外,自己以内要有底,这几种基金,分别风险、收益率、流动性是怎么样的,以后我要怎么配置,这为后面学股票也算有一个衔接吧。
我重点讲股票课怎么学吧,估计大家最怕的是股票吧?

这是股票初级训练营的课表。
第一天主要讲价值投资的起源呀之类的。我们从第二天开始说。

我自己把他们分成三部分。第一个,天时,找准市场时机,也就是什么时候开始买入,同时一开始也会教大家使用哪些软件去查这些指标,以及如何判断是高了低了。
软件大家可以选择一个自己用得习惯的,到时上课会跟你们说几个,你们自己找个看顺眼的。
接下来会用比较多的篇章讲如何找到好公司+并且便宜。也就是如何找出我们要投资的股票。
最后是实际操作。
每个知识点,都会是app音频课的指标讲解+微信群的班班对难点的解释和例子分析+实际操作演习,如果能跟一遍下来,我觉得没问题的。当时一起学习的有很多宝妈,都是利用晚上一个多小时搞定的。
那在这个阶段,我的建议是,不要试图去找课外的,或者其它类别门派的资料的,因为这些是基础,就像地基一样,你只有这些懂了,以后你们再继续去发现属于你们的自己的交易风格呀投资体系的呀。
然后大块的知识点,比如如何分析一支好公司又便宜的,会用到很多指标,你们最好自己整理一个表格,每一个指标的含义,用法,有什么缺陷(适用性)等等,记录下来。
把班班晚分享的例子吃透了之后,可以试看看,自己找一个新股票来用这套方法分析看看。
因为不同行业,用到的指标会不一样,所以有时候用错指标就会造成最后算的数值不对,这时候,我们的圈子就用上了。
经常在小组里浪,跟大家讨论。然后,相互找茬。
学习股票就像学一门厨艺一样。一开始学不同的煮法,然后根据不同的食材去尝试不同的方法。
上面这样讲,你们思路会不会清晰一些,感觉有帮助没?
最后,你们会发现,学多少指标不是重点,怎么用才是重点,就像厨艺,你懂了那么多食材,然而却煮不出一个好吃的来,因为每种配料、油盐酱醋的比例你不懂,这个就需要前人的带路。

理财